
产品中心
能量手术设备
PRODUCT
一名93岁高龄、脸上有疤、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所里进行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老人拿出一个旧木盒,里面装着证明退役军人身份的相关材料。
当老人打开盒子时,里面放着的东西,令在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为之震惊,并且赶紧向政府报告。这位老人的出现,不仅惊动了退役军人事务所,更是惊动了当地政府的领导干部和当地军区的首长!
2019年7月,常山县退役军人事务所开始进行退役军人信息核对工作。有一天,事务所刚开门没多久,工作人员就远远地看到了一个老人,正一步一步地朝着事务所径直走来。
果不其然,几分钟后,老人拄着残旧的木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事务所门口停了下来,他抬头看看门牌,满意地点了点头。
工作人员意识到,这位老人可能是来这里办理手续的。看到老人步履蹒跚,行动艰难,事务所里的工作人员赶忙过去搀扶。等老人越过陡峭的台阶,坐到沙发上之后,工作人员谦卑地弯下腰问:“老人家,您来这里是要办理什么业务呀?”
老人缓缓抬起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极为沙哑的声音缓缓说道:“小同志你好,我是退伍兵,来咱们这里做信息核对的。”
老人轻轻地点点头,然后用它颤抖的手,从随身带着的手提袋里,拿出了一个正方形的大木盒。这个小木盒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因为透过坑坑洼洼的盒身和交错纵横的划痕,隐约可以看到原本棕红色的木面。
随后,老人用自己口袋里的手帕,慢慢掸去盒子表面的灰尘,然后像要打开什么宝盒一样,突然十分庄重地挺直腰板,用双手一点点地打开盒盖。
工作人员见状,不禁心生疑惑。可就在下一秒,当工作人员看到盒子里面的物件时,直接惊奇地叫出了声。
只见,在破旧的木盒内部,静静地躺着一层军功章。单是军功章,一眼望去也至少有七八个。而在军功章的下面垫着的,并不是什么废报纸旧杂志,竟是厚厚的一打军队证书和奖状。
这一幕可让工作人员惊掉了下巴,要知道,哪怕是专门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军人事务所人员,也很难看到这样震撼的场面。
工作人员赶忙回答说:“不需要了!老先生!但是您的情况比较特殊一点,请您稍等一下,我得打个电话问问。”说完,他连老人的名字都忘了问,就赶紧掏出手机向政府部门打电话汇报。县委领导得知后,只说了一句话:
挂掉电话后,工作人员回到了老人身边。直到这时候,他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下来,开始帮助老人进行信息核对工作。
当工作人员在系统上进行搜索时,更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眼前这位功勋累累的老战士,在网上竟然完全查不出任何的登记信息。也就是说,这位老战士在退伍之后,已经完全隐退了六十年之久了。
一个为国征战出生入死数十载的老前辈,原本可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安逸地度过此生。可是,胡兆富老人却选择了隐退,选择了“不给国家添麻烦”,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拒收自己应得的回报。如此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令事务所在场的工作人员五体投地。
随后,工作人员将胡兆富老人的功勋奖励从盒子里拿出来,一项一项地进行登记。细细数来,老人在曾经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次战役中,共26次立功受奖,其中有2次特等功、7次一等功,8次二等功和5次三等功,并且还曾荣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的光荣称号。
这时,县委领导干部和军区首长带着一整车的慰问品,来到了事务所。在工作人员介绍之后,两人纷纷与胡兆富老人握手以致敬意。突然来了两个干部,让原本就有些拘谨的胡兆富老人更加害羞了,他不好意思地说:
“实在不想麻烦你们。孩子们说打算带我来做退伍兵身份登记,但是我怕他们工作忙,就自己偷偷过来了。”
93岁!如此高龄的胡老,竟然可以独自前来事务所,这得是有多么硬朗的身体才能做到的事情!真不愧为老革命战士!
在参观了老人的各项奖章和奖状后,就连当地军区的首长也震惊不已。众人纷纷请求胡兆富老人讲讲曾经的战斗故事和引退后的往事。
1926年,胡兆富出生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一家人都靠种地来维持正常的生活。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但是有吃有喝,与世无争。
然而这样的祥和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在胡兆富五岁那一年,母亲因重病难医,撒手而去,留下了他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
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百姓生灵涂炭。胡兆富和父亲也是勉强维生。后来,父亲被残暴的日军抓走,并被残忍地杀害。年仅十三岁的胡兆富便失去双亲,成了一名孤儿。
从这以后,胡兆富的生活便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之中。失去双亲的他,为了生存,只能四处流浪乞讨。流浪的时间里,他用脚丈量了战火蔓延的土地,用眼睛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日军残害百姓的瞬间,这一切都深深地埋藏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看到兵荒马乱,看到山河破碎,看到白骨露野,慢慢懂事的他,在心底燃烧起来了对日军的仇恨,也埋下了报效国家英勇杀敌的种子。
1943年,流浪辗转多地的胡兆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参加泰宁地区的抗日游击队,后被编入八路军鲁南军区警备旅,并加入中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战士。
在这期间,可能是由于自己内心饱含对日本军的杀父仇恨,在战场上,他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瘦弱的身体上,能看到无穷的力量。
后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的胡兆富,因为童年时上过学堂,认识很多字,便被派去进行系统培训,最后成了一名前线卫生员。在解放战争中,他获得了诸多殊荣。
敌人的枪炮是不长眼的。在1947年6月的济宁战斗中,虽然作为卫生员的胡兆富并不用参加战斗,但毕竟身居前线,医疗棚旁肆意飞过的子弹和猛烈的迫击炮轰炸,还是让胡兆富身负重伤。
于是,胡兆富用强烈的意志力,忍受着身体的剧烈疼痛,又站了起来,并且连续工作了十个小时!在这十个小时内,他陆续为90多名伤员缝合包扎伤口,但对自己身上被炸弹碎片撕裂的口子,却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处理......
在1948年6月的开封战斗中,胡兆富跟随突击部队冲进开封城。结果,敌人的轰炸机伴随着雷鸣的响声,飞向了他们的上空。
在敌机持续不断的轰炸下,胡兆富的额头,被炸开的炸弹碎片狠狠刺进,他赶忙忍痛拔出弹片,但是已经为时已晚,在弹片被拔出的瞬间,鲜血从伤口处喷涌而出,顺头往下流,顿时,胡兆富的整个上半身都被自己暗红色的鲜血浸染。
但是,胡兆富第一时间并没有想到自己。因为在他的眼前,有足足两个班的战友,被倒塌的楼房掩埋,一眨眼之间,便消失在杂乱的废墟和弥漫的灰尘之中。这个时刻,他的眼泪伴随着鲜血,在脸颊上流淌,紧接着,他发出了声嘶力竭的怒吼,孤身一人扑向了倒塌的建筑残骸。
即便有战友劝他快走,即便有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都不管不顾,仅靠自己的双手,活生生地扒开了比他重好几倍的水泥板,将埋在废墟中的11名战友全数救出。在最后一个战友被救出时,胡兆富仰天大笑,随即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役,胡兆富因失血过多而昏迷,直到数日以后方才苏醒。当他醒来之后,他的事迹早已在军队间广为流传。同时,他的英勇表现,也为他赢得了第一个军功章。
1948年3月,胡兆富随军参加洛阳战役。但是这场战斗形势是极其严峻的,因为洛阳城郊,敌人设置了两个地堡,坚固无比,解放军的每一次冲锋,都被这两个东西硬生生地压了回来。
为了拿下敌人的这两个地堡,胡兆富的排长拿着炸药包匍匐前进,最后到达敌人的一处地堡下。他用脚下随便找到的几个土块,把炸药包固定在地堡的边角,并将引线点燃,然后起身跑开。可当他刚站起来没跑两步的时候,敌人的重机枪立刻将他击倒在地,几秒钟以后,炸弹爆炸,敌人的地堡连同排长的身体,一同消散在硝烟之中。
此时,解放军已经损失惨重。看到这一幕的胡兆富,像发了疯似的,放下手里的医药箱,扛起身边的机关枪,组织战士们进行火力压制。
战士们的战斗热情,被排长的英勇就义和胡兆富的冲锋怒吼彻底点燃了,随后,全队发起冲锋,成功攻克地堡,俘虏10余名敌人,缴获马枪、冲锋枪数支。
但是,在刚才的冲锋中,敌人的一颗子弹从胡兆富的脸部击入,穿过口腔,从后脖颈处射出。后来,胡兆富被医疗队抢救过来,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这一枚子弹打碎了他嘴里的三颗牙齿,并且在他的脸颊上永远留下了一处疤痕。
就此,胡兆富能够完全回忆起来的战事只有这些了,但是他的辉煌经历绝没有止步于此,在退伍后,他又有了新的光荣事业。
有了新的工作任务后,胡兆富老人就把曾经在战场上的光荣事迹偷偷隐藏了起来。他觉得:虽然曾经的自己是一名军人,但现在的自己则是一名为人民群众治病扶伤的医生,不能把过去的身份和新的身份混淆。
就这样,除了自己的老战友们,便再也没有人知道胡兆富的辉煌往事了,甚至连他的子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曾知晓。
在新的岗位上,胡兆富同样表现出色。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就用出众的个人魅力,召集到了众多医师和护工人员,筹建成了一个拥有20多名专业医生的职工医院,医资力量足以为3万多名冶炼厂工人提供医疗服务。
在这期间,他又是医生又是院长,每天的琐事数不胜数,工作十分繁忙。但即便如此,整个医院也还是在他的带动下稳步发展,几年时间里没有出过任何岔子。
鉴于他过去的功勋和当下出色的表现,当地党组织考虑让他进到卫生局做干部。但是,胡兆富果断拒绝了,他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第一,我的能力有限,突然让我去当领导,我是做不来的,会给组织添麻烦,我只能是个医生,也只想是个医生;第二,当干部,难免会离人民群众太远,我想救死扶伤,想在基层为人民服务。”
这般振振有词的理由,让当地的党组织无言反驳,只能顺着胡兆富的意思来。可是没过几天,胡兆富就来要工作了。但他要的工作,并不是先前提到的干部岗位,而是主动请缨去支援疫区。
在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受着血吸虫病的侵扰。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而引发的疾病,晚期时会出现腹部急剧肿大的病症。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尚没有研制出针对此病的特效药,因此致死率极高。在浙江省,有两个受灾严重的地区,一个是嘉兴,另一个是常山。
于是,1963年初,在胡兆富主动请求、组织推荐安排下,37岁的胡兆富拖家带口,来到了浙江省常山县的卫生防疫所,开始了漫长的抗击血吸虫病的工作,并且在此地扎了根。
刚来到常山的胡兆富,就看到了令他潸然泪下的场景。在陈旧的村庄泥路上,随处可见挺着大肚子的血吸虫病患者,他们肚大如鼓,行动艰难。这些大肚子患者里,年长的有80多岁,年幼的最小才7岁半,而对他们来说,生命大概率是要停留在这个岁数了,因为腹部肿胀是血吸虫病晚期的症状,是死神降临的前兆。
“看到那个场景,心里真是觉得中国老百姓太苦了。好不容易躲过了日本敌人和反动派的子弹,还没安生几年,就又来了这么一个血吸虫病。”
但是,胡兆富心里清楚,一味的哀叹和惋惜是没有用的,是救不了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的。目前必须要做的,是立刻开展治疗和预防工作,把血吸虫病从根源上剔除!
打这以后,胡兆富就一头扎进了防疫工作中。在那时,医疗条件极为艰苦,防护措施也并不健全。即便如此,胡兆富依然冒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下乡到户为老百姓打针送药,在村庄大会上为村民讲解血吸虫病预防事项,去到病菌污染的水域进行消杀......不管是哪一项工作,他都亲历亲为。当地的老百姓都热情地称呼他为“胡医仙”。
在包括胡兆富在内的众多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常山县的血吸虫病疫情在三年以内得到了完全控制,在五年时间内得到了全面清除。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告一段落后,胡兆富被安排到常山县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虽然这时的胡兆富只是在内科的门诊工作,但依然看到了很多民间疾苦。有很多当地农村的村民,原本只是患了一些简单的疾病,但是因为拿不起充足的医药费,而选择放弃到县医院进行治疗,最后使得病情恶化,受尽病痛折磨。
其实,当时我国的便民医疗政策和社会服务措施都挺完善的,哪怕真的没有足够的钱,这些农民群众依然可以到县医院接受治疗。只是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就是“看病得花很多钱”。
这样的情况,让胡兆富心里非常不痛快,自己明明已经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医生,但还是有一种脱离人民群众的感觉。这时,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很多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哪怕宣传工作再到位,当他们来到医院时,还是会心存顾虑。不如从现在开始,既做一名医院的医生,又兼职成为一名赤脚医生,这样就能让这些情况特殊的老百姓也可以享受到应有的社会服务了。”
对此,胡兆富真正地付诸了实际行动。从那时起,胡兆富白天在医院工作,傍晚下班以后,就提起自己的小药箱,去到乡下村里,为身体不适的老百姓看病。到了周末,他可以一整天都在村委会门口的小帐篷里,为村民们看病取药。
最忙的时候,他晚上回来时孩子们都已经睡着了,而他早上走的时候孩子们都还在熟睡中,每天如此,竟然整整一个月没有和孩子说过话!这一个月里,孩子们甚至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就是这样的工作的态度,他一坚持就是整整20年。在这期间,他意识到自己的年龄逐渐增长,下乡看病的道路也越走越艰难,需要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医生出现,和他一起共同完成这个伟大的工作。
于是,每当县医院来了实习生时,他就会向他们传递自己的思想,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队伍,而实习生们都被他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纷纷义不容辞地加入其中。
就这样,胡兆富做到了“桃李满天下”。直到现在,常山县周边村庄的乡村卫生所里,依然到处都是他的“门下子弟”,而他们上门看病的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直到2018年的一天,胡兆富的一位老战友不知通过什么方式,找到了胡兆富的住处,并且登门拜访。也正是这一天,胡兆富的子女们才真正了解到胡兆富传奇的前半生,才第一次见到那个尘封多年的木盒,以及里面那一枚枚沾满革命鲜血的军功章。
子女们知道,父亲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不想要拿着以前的奖章四处炫耀,因为那些奖章,也同样沾染着许多在战场上牺牲的老战友的血,像自己的解放军身份一样,是不容许被玷污的。
但同时,子女们也认为,虽然父亲胡兆富想要隐藏自己的过去,但是他的光荣事迹,他的伟大精神,是不应该被隐藏的。这些往事,这些精神,不仅是他自身的荣耀,更是党和国家的荣耀,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学习。
但是胡兆富考虑到子女们平时工作都忙,而且自己身体尚且硬朗,于是就自己背着家人们,以早晨遛弯的名义,偷偷独自来到事务所。这才有了最开始的一幕。
当胡兆富对县领导和军区首长等人讲完自己的故事时,信息登记工作也早已完成。老人喝了一口茶,起身说:
说完,胡兆富拄着拐杖,离开了退役军人事务所。老人离去的背影,在正午的太阳照射下,仿佛泛起了金灿灿的光芒。
上一篇:耀州区人民医院使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实施一例复杂髋关节翻修手术 下一篇:从精灵耳到小腿神经阻断术医美走向“过度”扫描关注lovebet爱博app下载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 lovebet爱博app下载_官方网站-app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 +86-23-68692230 传真 : +86-23-63211079
技术支持 : lovebet爱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