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河道景观灯从来不亮成摆设 养护比建设重要

时间: 2024-08-29 12:03:25 |   作者: 景观坝

详细介绍 首页 > 产品展示 > 景观坝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和市容整治的全面加速,津城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漫步津城,经常是移步换景,令人陶醉,不单是本地居民,也给南来北往的游客以难忘的回忆。可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人们发现有的景观建设后,却没有人养护,有的设施被风蚀、损毁、偷盗,破坏严重,养护维修成了难题。还有的景观自修建以来,从来没发挥其功能,白白浪费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近日不断有热心读者向本报反映,本市的二级河道桥梁上的景观灯建得煞是好看,却从来就没亮过,且破损严重,却一直找不到养护部门。

  “五一”期间来津游览的河北省游客刘先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天津的景观河道桥梁上的景观灯一直不亮,晚上黑魆魆一片。“看景观灯的样子,好像是从没开启过,这不成摆设了吗?应该让它们亮起来呀!”刘先生在打给本报的电话中建议说。

  住河北区的张大爷也反映:“我家住月牙河边,改造后的月牙河很美,我们住在这里很高兴,现月牙河改造都已经七八年了,可桥上的景观灯却从来都没亮过,且桥上设施坏了,没有人及时维修。我们向多个部门反映,都说不归他们管,给我们支来支去,最后也没找到主管部门,看着好好的景观被损毁,真让人心疼,这不是糟蹋钱吗!”

  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天津的二级河道上有不少装饰性强的桥梁。如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复兴河、北塘排污河等,河道上都有不少造型各异的小桥,多半是用大理石材质制作的护栏。护栏上还建有仿古风格的景观灯,用来装饰。记者沿月牙河前行,发现月牙河桥及岷江桥上的景观灯多半污迹斑斑,好像经年没有人清洗。灯杆上也是锈迹斑斑,其中一个灯杆上的7个玻璃灯罩已经碎了4个。“你问开启过吗?我只能告诉你,我住这儿好几年了,从没有看灯亮过一次。岷江桥的护栏坏好几次了,最后谁给修好的都不知道。”居住在月牙河道上的居民强大爷说。记者又沿金沙江路一直到快速昆仑路,一路看到北塘排污河上桥梁的状况也是如此。在卫津河上的几座小桥景观灯的状况也和月牙河一样。南开区复康路津河,河西区复兴河上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记者还发现,月牙河桥上一个景观灯的水泥底座发生了缺损,一半水泥已经不见了踪影,景观灯固定用的螺丝着。“哪天刮大风,别给刮倒了,出事可就麻烦了。”几位市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就二级河道景观灯的底座维修及开启问题,记者首先联系了市市容委。接待人员开始说,河道围堰之外的范围归市容部门管,围堰之内的不应归市容管。后接待人员又称,可以把记者的问题记录下来,找负责部门查实后再联系。之后,市容委有关部门回复:景观河道上的桥梁及景观灯不应该是市容管理的范围,应该找桥梁处和路灯处。记者又与景观河道管理办公室取得联系,办公室的负责的人介绍,景观河道设施损毁及桥上景观灯不亮问题,他们也经常接到市民群众反映,她说景观河道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主要是管理河面及周边的环境卫生。他们平时都派巡查员进行巡查,沿河还有部分市民自发的志愿者维护河道的卫生。假如发现卫生之外的问题他们会反馈给有关部门,或协调相关部门,找到主责部门,来维护。至于谁负责桥梁上的景观灯,她也说不清楚。因为点位不同,主责部门就不同。

  记者又联系了市政工程局桥梁管理处,一位负责说,关于二级河道上的景观灯,于去年大部分都移交给了市路灯管理处,只有个别如小红星桥上的路灯因为条件不完善还没有移交,仍属桥梁处管。记者询问究竟哪座桥归他们管,可否给个名单,他说提供不了。记者又联系了市路灯管理处,该处的负责人听后表示:“景观灯根本就没有移交给我们,移交给我们的只是大型立交桥上的照明灯。”经记者进一步了解,该处一位知情人士说,路灯管理处管辖的是二级河道两岸的照明灯,至于桥上的景观灯根本不在路灯管理处管辖范围内,也不归桥梁处管,应该还在原来的建筑设计企业手里。“为什么从来不亮?因为根本就没接电源,现场不具备接电源的条件,那些灯实际就是个摆设。”

  而建设单位同样有一肚子苦水,他们说:没有交接,是没有缴纳养护资金。有的设施连建设资金还没到位呢,哪有养护的钱?

  时下,在一些公共设施管理上存在着交付不及时,管理权限模糊等诸多问题,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后解决起来麻烦多多。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减少不必要的拖延,推诿,使问题发现后能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

  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当居民们看到公共设施被损毁、丢失,要维护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向有关部门反映。可经常得到的回答却是:“不归我们管,找某某部门吧。”支来支去,最终自然是不会有人出来领责。久而久之,挫伤的是市民爱护市容环境的热情。

  记者发现,道路、桥梁、绿地等设施都存在此种现象。究其原因,大多是建设部门建成后就走人,养护部门没有接管。建设部门不进行日常养护,专业养护部门没接手。发现哪儿有问题了,媒体曝光了,领导重视了,才去修修。有的新建没交接还说得过去,可像景观河道上的景观灯,已经建成7年以上,还没交接是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建好的公共设施就这样成了“管理的空白区”。而花巨资修建起来的设施就任其风吹日晒,加之人为损坏,白白糟蹋。百姓们看了心疼呀!建了不养不如不建!

  建议政府能协调此类事情,设定一个建筑设计企业和养护部门交接时限,或者在公共设施上注明建筑设计企业和养护单位的名称电话,如果市民发现有损坏现象能够知道找哪个部门解决,这样也便于群众监管,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美好环境。本报记者梁素梅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