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共和国向世界亮出的第一张水电“名片”

时间: 2024-10-06 17:50:11 |   作者: 产品展示

详细介绍 首页 > 产品展示

  在黄河上游甘肃永靖县,大坝矗立,高峡出平湖。8台水轮发电机组源源不断地将黄河水的动能转化为绿色清洁的电能,送至千家万户。

  这里是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厂刘家峡水电厂。它被誉为“共和国水电长子”,创造了当时混凝土重力坝最高、单机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长等7个“第一”,是令世界对中国水电人刮目相看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共和国向世界亮出的第一张水电“名片”。

  1952年10月,主席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揭开了新中国开发治理黄河的新篇章。

  黄河素来“多淤、多决、多徙”,黄河治理是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难题。而刘家峡水电厂的传奇故事也正从这里开始讲起。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经过前期勘察设计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万余名建设者陆续汇集到陇原黄河谷地,拉开了黄河水电大开发的宏大序幕。

  “由于条件艰苦,老一辈建设者们克服机械设备不足、技术方法落后等诸多困难,用最原始的方式,靠人力一点点将水电厂的基础设施建起来。”刘家峡水电厂的“时空长廊”两侧挂满了电厂建设时期的老照片。回看建设时的场景,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党委党建部主任司才龙仍感振奋。

  在一张张历史照片中,建设时期的场景被完整再现。没有工具,老一辈建设者们自己制造;缺少运输材料的汽车,他们靠人拉肩扛;不掌握技术,他们边干边学。

  山上山下红旗飘扬,镐起锨落挥汗如雨。凭着一股劲、一股气,他们拿着风镐、风钻、洋镐、柳筐这些简易工具,用万人大会战的形式开启了史无前例的黄河截流工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1960年1月1日,他们成功截流黄河,迈出了刘家峡水电站建设的关键一步。

  沿着楼梯层层向下,在黄河河床下120米左右位置,记者走进已退役的刘家峡水电厂地下原330千伏开关站。水轮发电机组隆隆的轰鸣声从耳边传来,宽阔的隧洞岩壁坚硬而潮湿。阴冷的环境、滴下的水珠,都在不断提醒我们,黄河水正在头顶奔涌。

  这里是我国当时输电距离最长、电压等级最高、输电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的起点,也是新中国首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刘天关输变电工程的源头开关站。当时,根据水电部提高防空标准的指示,刘家峡水电厂将配电装置全部“下地入洞”,将330千伏地下开关站建在左岸导流隧洞内。

  “这些都是当时建设者们用钢钎凿子一下一下敲出来的,至今都还能看到手工开凿的痕迹。”触摸着墙壁上略显粗糙的断面,司才龙介绍道,“如今,新的开关站建在了坝旁。经过多轮改造升级,这条老线路换了模样,继续将源源不断的电力送至八百里秦川。”

  从垒土夯基到西电东送,老一辈建设者们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的记忆中他们以强大的毅力和战斗力,创造了新中国水电建设的奇迹。

  为了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甘肃刘家峡水电厂以水库、大坝、工业遗产龙门吊、地下厂房,以及已退役的新中国第一座地下330千伏开关站等最鲜活、最珍贵的党史教材为依托,打造了14.5万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年接待参观人员2万多人次,在全景呈现电厂建设史、发展史、改革史的同时,还再现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等,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该基地在2021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这座新中国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自己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力发电站,就这样,在万千建设者的艰苦奋斗下,在群山高峡之间拔地而起。

  1969年,刘家峡水电厂正式建成投产。这项当初曾被外国专家视为中国人不可能建成的工程,成为了中国人的“争气工程”。

  “运行55年来,刘家峡水电厂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养殖、航运等综合功能。作为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还发挥着联网、调峰、调频、调压等及其重要的作用,肩负着黄河治理及高水平发展的职责使命。”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厂长、党委副书记付廷勤介绍道。

  在防洪方面,刘家峡水电厂自投产以来共经历过5次大的洪峰,最大的出入库流量达到5000立方米每秒。刘家峡水电厂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做到了拦蓄调洪,保卫黄河安全。

  在防凌方面,作为黄河中上游重要的水利枢纽,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刘家峡水电厂都会调整出库流量,减轻宁蒙河段开河期的防凌压力,确保黄河700多千米封冻河段平稳开河。

  在发电方面,刘家峡水电厂坚持用好黄河水,节水增发清洁能源。截至2024年8月31日,刘家峡水电厂已累计发电2740.69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9592.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132.12万吨、二氧化硫81.53万吨。

  55年,风雨兼程,这座老电厂用不断的革新应对一轮又一轮考验,长期可持续地发光发热。这其中,泥沙治理是关键一招。

  黄河斗水,挟泥七升。刘家峡虽位于黄河上游,但平均年输沙量也有0.89亿吨。高水头冲击挟动的泥沙使水轮机过流部件磨损极大,且过量泥沙会影响水库库容,降低电厂调蓄能力。

  历经55年的泥沙冲刷,刘家峡水电厂是如何能够从始至终保持高效、健康运行的呢?洮河口排沙洞及其扩机工程功不可没。

  1986年,刘家峡水电厂联合科研、设计单位针对洮河泥沙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我们截排洮河泥沙,减小泥沙对刘家峡水电厂大坝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同时,新增2台15万千瓦机组,实现浑水排沙,清水发电,提高电厂水能利用率,逐步提升电厂的调峰能力。”付廷勤说。

  2019年、2021年,习两次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刘家峡水电厂持续发力,提升黄河治理能力,为黄河安澜保驾护航。

  “为了落实习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们这几年围绕防洪度汛的政治责任、顶峰保供的首要责任、精益运维的基本责任,夯基础、补短板、抓落实,全力服务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黄河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付廷勤表示。

  甘肃,我们国家新能源大省。在这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如火如荼。水电机组响应迅速的特点,让刘家峡水电厂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的作用愈发明显。

  在刘家峡大坝安全及水情泥沙监测中心,电厂员工实时监测着当天的水位。记者发现,在一天内,水位曲线会发生几次大的波动。

  “这是由我们频繁开、停机组造成的。”甘肃刘家峡水电厂三级职员张云利道出了其中缘由,“早上至中午是新能源发电的高峰期,我们会关停部分机组,减少水电出力,为新能源大发腾出空间。下午至晚上,为弥补全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出力不足、外送能力较小的缺口,我们会再打开这部分机组,加大水电出力,促进电网平衡、新能源消纳。”

  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形势,刘家峡水电厂作为西北电网顶峰、调频、调压的主力电源,严格执行调度指令,确保机组在用电高峰时段应开尽开、随调随启。截至8月31日,刘家峡水电厂2024年发电机组累计开、停机达2354次。

  迅速响应、及时精准是水电参与调峰的优势,也是要求。从调度中心下达指令到完全开、停机,机组的整个启停流程需要在20分钟内完成。电厂员工每次要对发电机开展60多项操作,每一项操作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遇到紧急调令时,他们则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开、停机操作。

  这样频繁且高要求的开、停机操作,给刘家峡水电厂的顶峰保供工作带来了挑战,对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机组高效、可靠运行,2021年,刘家峡水电厂全面启动机组整机改造工程。今年6月,电厂利用黄河防凌期间出库流量小这一有利时机,对3号机组开展整机改造,对其他机组和辅助设备开展检修,并将剩余机组纳入改造规划。改造后,3号机组实现一次性启动成功且零缺陷高质量投产发电,各项数据优于国家标准要求,机组顶峰调峰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的老机组已经运行了50多年。为了能满足机组频繁启停的要求,这次改造,我们对水轮机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纯国产设备,让机组运行效率提高了5%,宽幅运行较以前有很大改善,为机组顶峰保供提供了更大支撑。”张云利说,“刘家峡水电厂已经准备好,迎接未来更多新的挑战。”

  如今的刘家峡水电厂,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为支撑西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黄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座矗立在黄河上的传奇电厂,必将发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甘快看】央视网《红色丰碑》特别节目报道刘家峡水电厂:电通四方 助力黄河安澜

  【榜样的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缺氧不缺精神的援派干部典范——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高德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