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上榜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四川通济堰

时间: 2024-07-24 15:30:43 |   作者: 景观坝

详细介绍 首页 > 产品展示 > 景观坝

  10月6日,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四川省通济堰成功入选。

  据悉,通济堰开创于公元前141年,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在用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其渠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南河入岷江口以上约250米处,设计引水流量48立方米/秒,年引水量达13亿立方米;既可利用主水源南河流域广阔的集雨面积,又可利用西河补水,既能保障水量充足,又能满足防汛要求。

  如今,通济堰仍然承担着成都、眉山两市的新津、彭山、东坡、青神4县(区)52万亩农田的灌溉重任,兼具防汛功能,并为灌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供水,惠及着百万之众,特别是每年为灌区内的通惠河、毛河等10多条河流、4个区县、多个城镇及湿地公园提供生态补水约7亿立方米,为眉山市生态环境改善“挑大梁”。进入新时代,焕然一新的通济堰,已成为都江堰灌区的重要部分和“水润眉州”的水利支撑,是眉山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础,是眉山建设成都都市圈高水平发展新兴城市、四川水利发展突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助推器。

  作为古代创建在岷江中游至今仍然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著名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灌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府粮仓”的重点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据悉,通济堰灌区地理位置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据眉山气象台资料分析,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霜雪少见、四季分明、空气湿润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5℃~17.2℃,年平均降雨量为 1153.7毫米。

  灌区呈菱形,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13.6公里,幅员面积约772.6平方公里。工程由长417米的引水拦河坝,长98.47公里的总、东、西3条干渠,长363.43公里的65条支渠,长493.81公里的304条斗渠,3786座支渠及以上渠系建筑物组成。渠首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城南南河、西河与岷江汇流处,设计引水流量48立方米/秒,年引水量达13亿立方米以上,基本功能是为灌区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和调节灌区区间洪水,灌溉成都、眉山两市的新津、彭山、东坡、青神4县(区)16个乡镇(街道)52万亩农田,惠及人口百万。

  通济堰,作为一座灌排兼容的水利工程,利用周围的地形环境和岷江河床弯道环流的水流规律,很好地完成了引水、泄洪、排沙等任务,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因其有坝引水的重要特征成为中华水利文明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的典范。

  在水量控制上,通济堰在成都平原灌首工程中首创以竹笼垒石为堤的“活动坝”,既充分的利用了水资源,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工程对自然河道的影响,至现代才逐步被桩夹混凝土包壳坝和拦河闸坝所替代。

  在工程选址上,通济堰进水口选在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汇处,充沛的水源满足了灌区农业用水的需要;右岸位于修觉山脚下,为坚硬红质砂岩,耐冲刷,有效解决了凸岸冲刷问题;其拦河坝与南河斜交,采取了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黄金角”(137.5度)。

  从位置来看,通济堰渠首拦河坝修建在南河入岷江口以上约250米处,既可利用主水源南河流域广阔的集雨面积,又可利用西河补水,能最大限度保障水量供给,满足灌溉要求。该位置正好是眉彭冲积平坝的起点,在此筑坝开渠可灌溉眉彭平坝广袤的土地,促进灌区农业发展。

  从地形来看,在渠首拦河坝以下,左岸紧邻岷江,右邻长丘山脉,坝区地势西高东低,沿坝区西侧的长丘山脉开渠,可满足坝区大部分农田自流灌溉要求,极大降低用水成本。

  据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忠孝介绍,通济堰与都江堰一样,体现了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彰显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正确利用岷江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特点,借用弯道环流的特性,使其统一在灌溉工程体系中,消除水患,变害为利,同都江堰一道,造就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适应了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抗旱效益方面,干渠输水损失由解放前的30%下降到现在的5%,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1提高到0.65。特别是2005年10月位于新津区的通济堰引水拦河坝的建成,通过坝前300万立方米的蓄水调节,完全解决了长期困扰灌区4-6月时段缺水难题,保障了灌区“芒种前满栽满插”春耕用水。

  通济古堰的传承与保护、利用与发展,不仅事关灌区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生活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

  兴水利,除水害,乃治水之本。通济堰辫状渠系布置结合依势而建的湃缺,实现高水准的防洪能力。岷江以西的毛河、醴泉江等河流与渠道平交,灌区内干支斗渠的排列呈辫状布置。岷江干流春季有雪水补入,径流季节变化与降雨季节相应。大面积暴雨发生可随洪峰传播,威胁灌区安全。辫状的渠系布置可在洪峰到来时,拓宽河床,迅速降低汛期水位,减少损失。灌区以条石筑堤为湃,俗称“湃缺”,依势而建,分段排泄;溢流面大都采用台阶式布置,以利于消能。

  此外,通济堰工程改造在设计上保障灌排兼容。洪水期各级渠系承担着行洪、泄洪任务,保证灌区4个县(区)、100多万人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2004年拆除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活动坝”,新建的闸坝式拦河坝可使河床冲空,完全解决了新津县城的排洪问题,整治后渠道防洪能力也大大提高。

  “通济堰灌区充分的利用自然地形和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巧妙地做到了灌溉、抗旱等综合功能要求,没有破坏自然环境。在系统运作过程中,还摸索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通济堰管理处运管科高级工程师陈志明说,灌溉系统与管理制度相结合,既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先民治水的智慧。

  据眉山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邹成双介绍,通济堰还为“水润眉州”作出了巨大贡献。岷江以西的毛河、醴泉江等河流与渠道平交,其径流受通济堰控制,通济堰对岷江西岸小流域防洪抗涝和水生态改善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了灌区城乡生态环境,并且通济堰灌区水质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已达到地表水Ⅲ类。“在生态效益方面,通济堰充沛的水源保障了灌区内10多条河流、4个区(县)、多个城镇及湿地公园生态用水之需。对灌区内醴泉河、通惠河等河流及青龙湿地、苏洵公园等实施生态供水,占全年引水量的60%以上。”

  传承古堰文明,引领现代水利。下一步,眉山市将按照水利部要求,在水利厅指导下,会同都发中心认真落实《通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规划》,建立健全遗产宣传教育体系、保障措施体系、文化挖掘及展示体系、利用与发展体系等,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和利用好通济堰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为眉山建设成都都市圈高水平发展新兴城市贡献水利力量,奋力推动治水兴川再上新台阶。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