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助推地区经济发展

时间: 2024-07-06 09:28:57 |   作者: 钢坝

详细介绍 首页 > 产品展示 > 钢坝

  建设中的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首部枢纽区。(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家湾公司供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板当镇境内的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在暖冬阳光照耀下,大山深处的工程大坝显得气势恢弘。

  麻山腹地连片的石漠化区,格凸河流日夜奔腾不息,但河水流经的紫云自治县“工程性缺水”困局未解。为此,2017年2月,黄家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一座建成后可解决紫云自治县及周边8个乡镇12.3万人饮水需求的系统工程应运而生。

  建设中的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首部枢纽区。(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家湾公司供图)

  该工程是国务院“十三五”期间172个重点水利项目之一,整体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是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点水利项目,且为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的Ⅱ等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建筑物大坝为面板堆石坝,坝体高81米,发电建筑物为地面发电厂房的建筑结构,泄洪建筑物为左岸岸坡式溢洪道。工程总投资31.96亿元,建成后多年平均供水量为932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7.4万亩,多年平均发电量5630万千瓦时。

  2020年8月26日上午,工人在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进行焊接作业。(黄凡 摄)

  记者了解到,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完工的枢纽工程,目前已完成多个工程重大节点。此外,整体工程又具备哪一些看点?记者向工程有关负责人了解到有关情况。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王宇:

  黄家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于2017年8月5日正式开工,2018年10月9日完成河道截流,同年11月初启动大坝填筑施工,至2019年7月坝体填筑至1056.5米高程。

  2020年12月29日,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标志着枢纽工程主体基本建设完成,进入建设与初期调度运用并行阶段。这也是贵州省“十三五”期间水利工程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枢纽主体工程已于今年2月27日正式下闸蓄水。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王宇:

  工程通过前期实验,最终确定采用风光互补自供电智能测控系统(将光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水利工程灌区运维供电,这也是贵州水利工程建设史上,首次应用风光互补的方式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在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

  该系统利用太阳能与风能互补性强的特点,弥补了风能与太阳能独立发电系统的间断不平衡性、不稳定性。有效解决了黄家湾工程电网覆盖不到的偏远山区灌溉用阀门、螺杆式启闭机、卷扬式启闭机等617台/套设备的供电问题,减少了31.88公里供电线路及配套设施建设投资约588.18万元,结合数据集成与传输技术,明显降低了后期运行维护成本约2284.13万元,有效提升了工程经济效益。工程《一体式风光互补自供电直流智能测控系统实验装置》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公司副经理、分工会主席吴春占:

  2018年4月1日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灌区建设正式开工。开工至今主要以管道安装、隧洞开挖及渠道开挖为主,目前约完成建设任务的60%,其中隧洞已贯通10条,渡槽整体的结构完成1座(坡老寨1#渡槽)。

  作为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第一个完工的渡槽工程,坡老寨1#渡槽承担了对紫云县水塘镇、猴场镇、大营乡的输水任务。渡槽形式为排架结构,共11跨,全长104米,设计流量每秒0.915立方米。该渡槽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亮点有:一是渡槽采用贝雷架实施工程的方案代替满堂架方案,大幅度的提升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实施工程的成本。二是采取槽壳模板开孔浇筑方式,确保过水断面外观品质,降低了糙率,保障了过水能力。

  下一步,整体灌区工程建设也将由相对粗犷的开挖施工全面转入精细化程度要求比较高的隧洞衬砌、排架式及拱式渡槽等混凝土结构施工,对现场施工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后续,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公司将继续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服务协调及督促管理工作,全力推进机组发电及田间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争取早日建成工程,尽快发挥其效益,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产品